第一太平戴维斯:香港零售业面临自SARS以来最严峻局面

观点网

2019-10-15 15:08

  • 8月份的最新零售数据十分严峻,并且显示比2003年SARS期间的降幅更大,其中珠宝和手表(按年跌47.4%),服装、鞋类和相关产品(按年跌32.1%)以及化妆品和药品(按年跌30%)录得最大跌幅。

    第一太平戴维斯发布第三季零售租赁报告,指中美贸易战及近期社会动荡对访港旅客人数造成破坏性影响,波及多个行业,零售业首当其冲。展望未来,如果近期没有解决方案,目前的市场状况或持续至明年。值得留意的是,2014年社会运动的负面影响至少持续了12至18个月,但预计局势一旦缓和,当日往返旅客人数将最先出现回升。

    8月份的最新零售数据十分严峻,并且显示比2003年SARS期间的降幅更大,其中珠宝和手表(按年跌47.4%),服装、鞋类和相关产品(按年跌32.1%)以及化妆品和药品(按年跌30%)录得最大跌幅。奢侈品零售收入平均按年下跌逾50%。但随着人们减少在外用餐,食品和饮料行业亦未能幸免。除社会动荡之外,持续数月的贸易战仍在冲击以出口为导向的香港经济,GDP增长出现轻微技术性衰退。新加坡亦面临类似阻力。

    与2013年第一季度的历史高位相比,香港街铺租金下降了54%,而商场租金则更具弹性。 第三季度,港九新界所有主要商业区街铺租金均出现双位数下跌,以铜锣湾最为严重(按季跌17.5%),这主要由于周末及公共假期部分商铺关门或受到严重破坏,以往最受内地游客欢迎的零售店铺访客大幅减少。尖沙咀(按季跌15.0%)、旺角(按季跌15.0%)及中环(按季跌13.9%)街铺租金亦录得不同程度下跌。

    过往三个月,全港商场整体租金下跌14.2%,其中香港跌13.6%,九龙跌12.7%,新界跌幅最大,为16.4%。上水表现相对较好,持续吸引内地游客,该地区商铺销售额「仅」下降10%至20%。将军澳等民生区的商场、餐厅对跌幅相对「免疫」,零售数据与上季相差不大。 屯门市广场亦表现平稳。

    从更积极的角度来看,监于人民币疲软、减税及内地居民外游意愿降低,一些奢侈品零售商预计2019年其在中国大陆的销售将创历史新高。

    第一太平戴维斯香港研究及顾问谘询部主管盛世民先生表示:「目前宏观经济不佳,社会动荡持续,目前已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对香港发布旅游警示,一些大型活动及会展被取消或推迟,8月份的酒店入住率较上月大幅下降至66%。内忧外患阴霾笼罩之下,目前零售板块很难看到任何上行空间,香港作为亚洲零售枢纽的地位受到冲击。但展望未来,我们需要留意,尽管中美贸易战削弱了本地和外来消费,由于本地住宅市场坚挺且利率较低,香港有望继续保持亚太地区主要零售市场之地位。」

    第一太平戴维斯香港董事总经理及租赁部主管黎达志先生指:「自2013/14年度出现下跌以来,香港零售市场似乎于2018年出现复苏。然而,由于第三季度零售租金走低,目前看来市场不太可能回暖。我们看到一些街铺业主正在提供短期和临时性减租,幅度介乎15%至20%之间,减租期为三个月或更长时间。但商场业主的调租意愿较低,并且倾向于观望。金钟太古广场是一个特例,视情况向租户提供10%至30%的租金优惠。」

    审校:欧阳颖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