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维多利亚港的日出依旧绚烂,不远处的流云和对岸的高楼在一片霞光中镀上了金边,渔船、邮轮、观光船开始了一天繁忙的穿梭,响起的汽笛声,搅碎了黎明前最后的宁静。
东方正破晓,位于维多利亚广场之畔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在一片纷沓而来的脚步声中苏醒,
持续涌入的人潮充斥着各个角落,为这座香港海边最有标志性的建筑添上了勃勃生机。
资料显示,香港会展中心于1988年11月开幕,由香港贸易发展局拥有。二十多年前的1997年, 香港回归交接仪式在此举行,在“米字旗”缓缓降落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交替中,这座有着独特的飞鸟展翅造型的会议中心,集聚了全世界的目光。
随着香港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贸易展览事业的蒸蒸日上,这个见证历史的会展场地已经成为各国贸易洽谈、商品流通的重要基地之一,承接了大大小小的展会和会议。譬如,自2007年发起的亚洲金融论坛就已经连续12年在此举行。
1月14日上午九点,为期两天的亚洲金融论坛盛大开幕,蓝色的场内布置,沉稳、有科技感,又象征着希望,与“共建可持续与共融的未来”的主题相得益彰。
漫步在其中,耳边传来英语、粤语,以及普通话的混响。这边正热烈地谈合作,那边正认真地介绍投资项目——在这样一个全球性的平台里,每个人都因为不同的目的,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内地:合作与资金
“能不能跟您换张名片?”站在一家内地人工智能公司展台前,一位男子接过工作人员拿来的宣传册后,从手中一叠厚厚的名片中抽出一张,双手递上,礼貌地问道。
男子看上去大约三十来岁,跟大多数独自参会的人一样,穿着整齐的西装,背着黑色的背包,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自称去年在深圳成立了一家小企业,研究智能机械,这次来参加论坛,主要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合作的机会”。
他交换过名片、未来可能存在合作机会的公司,叫小i机器人,成立于2001年,专注于智能机器人技术开发与运营。几个小时前,这家企业的创始人兼董事长袁辉作为讨论嘉宾,出现在一场名为“初创企业和创业精神”的主题讨论中。
在会上,他自我调侃,“小i机器人创立至今近18年,算是老初创了”,然后话头一转,他吐露了创业以来的艰辛:“我们本身希望能够做到像电影变形金刚般的AI机器人,但一直都在烧钱,最后连投资者都放弃了。”
后来,这家公司开始考虑AI与商业结合,往更宽泛的层面发展。但袁辉介绍,从目前来看,内地高新科技行业依然面临着人才、巨头垄断、资金等方面的挑战。
尤其突出在资金上,袁辉指出,内地资金虽然充裕,但大多投资在能迅速变现,有创新商业模式的初创企业上。因此,面对台下一众以外来资金为主的投资者,他建议,大家眼光应该放得更长远,投资高新科技企业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事实上,寻找合作项目,吸引资金,是大部分企业参与论坛的主要动因,袁辉的建议还稍显文雅了些。一位来自贵阳的小企业家更为朴实,他笑着对观点新媒体说:“我们就是想要吸引投资的。”
“我是做绿色能源的,是新产业。”他指着在一旁正忙着拍照留念的同伴说道:“我们组团来的,有企业的人,也有政府的人,想来看看能不能吸引香港的资金到我们那里投资。”
不仅是香港的资金,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香港一直是无数海外资本的汇集地,吸引香港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资本,因此一直是内地商人引资与投资的重要渠道。
特首林郑月娥在论坛演讲时也指,香港所处理的资金规模总额,达到了全世界离岸人民币总额的75%以上。
对于正在发展阶段的中国来讲,在政策的指引下,目前吸引外资的力度亦不断加大。数据显示,2018年1-12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0533家,同比增长69.8%;实际使用外资8856.1亿元,同比增长0.9%,创历史新高。
不仅如此,资本市场上的管制也在进一步放松。就在亚洲金融论坛开幕的同一天,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为满足境外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需求,经国务院批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总额度由1500亿美元增加至3000亿美元。
香港或许是重要的角色,去年10月份,特首林郑月娥在第二份施政报告中就曾指出:“香港发展成为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不仅是香港繁荣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国家推行金融市场开放作出贡献。”
“从一个原有的经济中心逐渐提升为全球的金融中心,我们重要的依托就是来自于内地,而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下,香港在内地发展过程中也扮演了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角色。”亚洲金融论坛上,林郑月娥的一句话,或许可以为内地与香港的关系写下最好的注解。
香港:机会与创新
随着全球经济贸易波动越来越大,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显然也将会迎接更多的挑战。
在开幕致辞中,林郑月娥就表示,对于全球经济来讲,2019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但是在香港,会有更多的机会,而不是更多的挑战。
她指出,香港是一个建立在金融基础之上的城市,能够给内地以及世界各地的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平台,这些投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一些机遇,“金融产业是一个很大助力,它占了2017年香港GDP的19%”。
事实上,为了巩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此前不断推出改善措施,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企业,包括去年4月初香港交易所推行了接纳“同股不同权”和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制度改革,此举不仅直接扩大了IPO规模,更是有助香港将小米千亿IPO揽入怀中。
林郑月娥介绍称,2018年香港在IPO发行方面成了世界首位,资金总额达到370亿美元,上市总额达到3.8万亿美元,在IPO基金融资也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一个重要融资中心,资产管理规模达到了3.1万亿美元。
不过,作为金融中心的香港,此前在包括移动支付的金融科技方面一直处于缓慢爬坡的状态,曾有港媒发表评论称,香港移动支付发展滞后,未来必须急起直追、快马加鞭,否则会在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大潮之中掉队,失去重大发展机遇。
香港也已经意识到这种危机,因此在2019年的亚洲金融论坛上,特意增设了金融科技专区,以配合未来发展大方向。
林郑月娥也指出,香港将会不遗余力地推动金融科技产业的发展。同时她宣布,香港本地银行第一批虚拟银行牌照将在第一季度落地实施。
事实上,去年9月份,香港金管局就已经推出快速支付系统,允许市民在各大银行及储值支付商之间,使用全天候24小时实时户口转账或支付服务,无手续费。
在亚洲金融论坛上,汇丰银行总经理兼香港区行政总裁施颖茵坦露出支付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如今手机银行应用增加,快速支付系统亦十分成功,因此需要改变科技应用模式,提升用户体验,否则难以维持领导地位。”
有些银行甚至已经体会到科技带来的好处,论坛闭幕的两天后,大新银行发布数据称,截至去年11月底,使用电子支付的交易宗数及交易金额按年分别增加2.3倍及2.1倍,使用数码银行服务客户为银行带来的平均收入较一般客户高出98%。
香港传真 | 一座城市里的地产漫游与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