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博鳌房地产论坛主题是“平衡与发展 可持续的中国房地产”。
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最重要的关键词——但怎样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有没有正确的答案?事实上,大多数出席博鳌房地产论坛嘉宾,对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持悲观态度。
一直以来都“看多”房地产的任志强,甚至说出了著名的“被抛弃”论调,他将中国房地产业比喻成“夜壶”:需要的时候从床底下拿出来用一用,不需要的时候就踢到床底下去。
任志强在博鳌房地产论坛开幕前夕接受采访时,首先提出了房地产被抛弃的观点。在论坛现场,任志强将自己的意见进一步升级。
这场樊纲、陈淮、陈启宗、任志强四人参加的博鳌铿锵行主题讨论上,任志强率先“开炮”。
论坛之上,陈淮观点意见的锋利程度不逊色任何人,他反驳了任志强,并加大“力度”,表示房地产从来没有被拾起来过,本来没有捡起过,何来被抛弃?
这种氛围下,一向平和大气的樊纲也忍不住参战了,他痛斥“被抛弃”的观点:房地产商是中国最幸运的一批商人,这些年开发商是挣钱挣得最多的一批人,怎么现在却和怨妇一样,抱怨“被抛弃”?不抛弃的话,还要继续捧着?要继续再挣更多的钱?
从惊弓之鸟到夜壶再到怨妇,似乎成为了2010年后中国房地产的“形象”变迁。但樊纲认为,正是因为房地产太重要了,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所以管的婆婆也多了一点,怨妇的情绪也会多一点。
▲秦虹在博鳌房地产论坛
接替陈淮成为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的秦虹,这一年也来到了博鳌,她认为,解决房地产市场平稳、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方法在房地产市场之外。
观点交锋虽然激烈,但显然房地产不是夜壶,房地产商更不是怨妇,房地产行业也没有被抛弃。正是在这种争论与交流中,越来越多地产人逐渐形成了对政策、对行业、对企业的新认识,或者说,逐渐揭开行业更深层次的规律。
因而,行业形成了共识,就是要通过新的制度建设,用经济手段,用税收、利率、信贷等制度,替换类似“限购”的政策。
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结束之后,中国房地产在几年内又经历了一番从放松到收紧,再放松又收紧的“周期”,几次周期之后,在2016年登上了全年销售11万亿的新高峰。
▲何剑波在博鳌房地产论坛
作为一个越来越成熟和权威的行业论坛,进入新的十年后,越来越多中生代企业家开始活跃在博鳌房地产论坛这个舞台上,他们中有国企新锐领袖、有民企新晋职业经理人或第二代,例如五矿地产何剑波、金地黄俊灿、宝龙许华芳、汤臣汤珈铖等。
▲汤珈铖在博鳌房地产论坛
时间踏入2013年,这是中国经济新改革时代的开启之年,“新型城镇化”、“全面深化改革”等名词,成为了这一年贯穿中国经济和房地产的主基调。
2013博鳌房地产论坛主题选择了“改革”为关键词,最终主题就是“改革时代的地产新力量”,其寓意不言自明。
彼时,房地产调控的惯性还在持续,但我们已经隐约看到了不一样的未来。
2014年,博鳌房地产论坛酝酿已久的改变终于展开。不过这一届的关键词是“下行”,而以这个关键词为基调的主题“下行通道中的房地产”,引发了极大的争论。
博鳌房地产论坛组委会联络方式:
合作与咨询:020-22375222 常小姐
媒体合作:020-22375222-8019 谭小姐
E-mail: boao@guandi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