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布PPP实施细则 非经营性项目采用市场化模式推进

观点网

2018-06-14 15:33

  • 同时,细则也鼓励积极探索“非经营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与“经营性项目”捆绑运作。通过建立合理的使用者付费机制,增强非经营性项目和准经营性项目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

    观点网讯:6月12日,深圳市发改委、深圳市财政委员会发布了《深圳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实施细则》。

    这一实施细则明确了PPP模式的适用范围、实施方式等内容,指出深圳市PPP联席会议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全市PPP工作,研究决策PPP项目入库、重大PPP项目实施方案等重大事项。

    据观点新媒体查阅,细则明确,PPP模式主要适用于政府负有提供责任又适宜市场化运作、价格调整机制相对灵活、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投资规模相对较大、需求长期稳定、运营要求较高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

    细则指出,根据国家要求和深圳实际适用深圳市本级PPP项目,包括综合交通、科技创新、民生保障、资源保障、生态环境、城市安全及空间拓展等六大方面,涵盖交通运输、市政工程、农业、林业、水利、能源、环境保护、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养老、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旅游、综合开发等领域。

    具体操作模式而言,PPP项目分为三大类:经营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以及非经营性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细则要求,对于非经营性项目,也就是缺乏“使用者付费”基础、主要依靠“政府付费”回收投资成本的项目,审慎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BOO)、委托运营(O&M)等市场化模式推进。

    同时,细则也鼓励积极探索“非经营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与“经营性项目”捆绑运作。通过建立合理的使用者付费机制,增强非经营性项目和准经营性项目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

    细则指出,深圳市PPP联席会议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全市PPP工作,研究决策PPP项目入库、重大PPP项目实施方案等重大事项,协调解决PPP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检查督导全市PPP项目实施情况,根据市政府授权研究确定PPP项目实施机构。

    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显示,联席会议由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委、经贸信息委、科技创新委、规划国土委、市场和质量监管委、人居环境委、交通运输委、卫生计生委、教育局、民政局、文体旅游局、国资委、住房建设局、水务局、地税局、城管局、法制办、金融办、轨道办、深圳国税局等单位组成。

    另外,将由深圳市发改委牵头建立统一的PPP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服务、风险预警与防控、信息公开与共享等功能,主要包括PPP项目库、PPP专家库、PPP咨询服务机构库、PPP金融机构库、PPP社会资本方库、PPP资料库等。

    审校:杨晓敏

    致信编辑 打印


  •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楼市

    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