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国发展趋势看济南房地产市场

http://www.blogestate.com   黎明楷   2006-05-01 14:29:05   来源:[ 传媒 ]

  【主持人】谢谢钟教授的精彩演讲。

  中原地产在地产界有“皇牌代言”的美誉,我们今天有幸请到香港中原地产中国区总裁黎明楷先生。他演讲的题目是“从全国发展趋势看济南房产市场”。有请黎先生。

  【香港中原地产中国区总裁黎明楷】

  各位朋友,在座的媒体朋友们,你们好!

  我本身并不是懂研究的人,我刚才听到了钟教授的见解挺有启发的。他从最初的开发产业方面解析了现在中国面临的问题。

  我是学工程的,学工程的跟学物理的有所不同,学工程的知道某个东西出来能用就行了,但是至于为什么这样做,通常交给物理学家。我给大家讲一下全国房地产市场的情况,还有不同城市的发展趋势,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济南的发展趋势。

  一、房地产市场宏观形势。二、房地产发展不同阶段代表城市。主要以广州、深圳、北京、上海来讲,还挑选了南京和石家庄和济南比一下。如果在座有济南房地产的开发商,也可以说一下对济南房地产发展机遇的看法。三、济南房地产市场发展机会建议。

  一、全国房地产市场形势:

  2005年宏观调控对全国市场都有所影响,也不只是长三角,当然长三角的影响最深。从全国的统计来讲,在宏观调控出来的头几个月,在第三、第四季度开始恢复,有些都已经上扬了。

        今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在2005年已经复苏的城市,比如南方的广州、深圳和北京,房价的上扬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北京的速度还不算离谱。上海在年初的头一两个月,春节期间,楼价没有很明显的变化。但是过完春节以后,上海在三月份的整体销售量开始上升。

        我们是做二手市场的,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看房量大幅度上升。我们也会看到有一些小业主,原本说一百万卖的房子,因为现在看房的人多了,可能一百万就不卖了,这样抬上去的也有。今年目前的情况就是在政府还没有进一步宏观调控下,这一刻应该是全国房地产世界市场都是很好、很活跃的,楼价还是有上扬的现象。

  市场好转的基本条件就是:第一,经济发展带动居住条件改善需求。第二,充裕的国内资本主动寻求稳定的投资回报。国内的证券市场跟房地产市场比还是比较小的,没有什么都是好投机了。所以,就把买房子变成了投机渠道,或者是很多人重要的投机渠道。由于这样一个投机的需求,也导致市场一直保持很好、很旺盛的需求量。

        除了这两个因素,还应该也其他的因素:比如城市化。现在涨的比较多的是城市的房价,城市的人口是在急速增长,好多的居民都可以迁移到大城市来。如果楼价和GDP挂钩的话,还有乡镇里面有很多有钱的人,他是想进入城市的,他赚了钱不放在本身的城镇投资,而是挤在城市里面。这样的话,楼价比GDP的增长要高,这就有一定的合理性了。另外一个,跟一些学者或者跟刚才钟教授的看法有一些不同,我还是认为房子的供求不足。

  温总理在2006年的政府报告中指出,“继续解决部分城市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要着力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严格控制高档房地产开发,重点发展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

  我自己看,我不完全认同现在的问题所在,尤其是头一句话。现在的房价上涨过快这是肯定的,如果说不过快,就太离谱了。即使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快并不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现在出现的局面是需求过大的问题,而不是供应过大的问题。我们是在前线、在一级卖房的,会有不同的专家批评,说以前的炒楼团或者什么人炒起了房价。

        实际上,可以说我卖的房子占到90%都是用家买房,并不是投资者买房(除了去年的头三个月)。在上海确实出现了很多投机者。如果不解决需求房者的本身需要,我们减少供应的话,只能导致房价继续上涨。从根本上解决房价过快的问题,其实要面对的是如何控制供应,这又导致了钟老师回应的一个问题了,就是加息有效约束需求。钟老师讲得也有道理,开发商也自己的对策。并不是减利息就可以让房价降下去,尤其在利息方面,对于投机方面的需求是有一定的限制的。

        如果要控制需求,我们要从两块去看:一个是用家的需求,另一个是投机的需求。如果从利息来出发,从按揭的比例出发,会压投机的需求。如果经济保持增长,这样比较难压用家的需求。我觉得政府应该做点儿东西,香港叫做公房,我们叫廉租房。应该增加廉租房供应,只有增加廉租房的供应,才能分流一些买房需求者。楼房太贵,政府可以提供房子让他们住。如果有廉租房了,就不用买筒子楼了。这样的话,拥有筒子楼的人,就没有办法卖掉筒子楼买更好的房子了。这样就把一级一级的需求压下来了。


    如果我们把焦点放在供应上,就变成了我们的针对对象是开发商,这并不是很合理的做法。从舆论上来讲,把开发商说得很卑劣,老百姓没房住是开发商的责任。我认为政府的责任很大,如果政府的法规定出来,我做开发商的没有违反,还是按你的法规做事情的,凭什么因为我赚了钱要背负一个道德的包袱?让老百姓都说是开发商的问题?一个企业赚钱是没问题的,我尽我的能力,在法规容许的范围之内赚钱为什么还要挨骂呢?这是开发商想不明白的一回事。


    2006年是鼓励自住性普通商品房消费年。这也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导向。未来的房地产发展趋势并不是瞄着高档的住宅。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带动房地产市场起飞。
    珠三角、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当地房地产市场推动作用明显。并不是说珠三角、长三角炒房厉害,只是这两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在全国还是领先的,跑得最快的还是珠三角。珠三角的经济发展依托香港的经验,发展是比较迅速的。我们从整个的房地产发展状况来看,珠三角是最先成熟的区域。当他们已经经历过一个房地产周期(比如暴涨、暴跌)以后,别的区域还没有尝试过。但是基础还是经济。


    目前环渤海本身也包括济南所在的山东,整个的房地产市场跟几个大城市相比还没有到飞速发展的阶段,只是刚刚加速。不要以为政策一来,就认为房地产很好做了,现在还不是很好做,可能要再过一段时间才好做。开发商去囤地是可以的,政府不让他囤积,是你应该做的事情,并不是开发商囤了是错,政府不管才是错。


   二、房地产发展不同阶段代表城市。


    先说一下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从GDP来分析,广州和深圳的人均GDP都高于北京和上海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如果说房地产市场过大或者过热,应该是上海跟北京,尤其是北京远远比广州、深圳厉害。过去大家一直说南方城市过热,从朱总理的时候就开始说,但是从哪个方向看我都没有觉得过热。北京比上海、广州等南方城市热多了。如果说广州、深圳不合理就变成北京、上海更不合理。这个是相对的。如果算房价和GDP的比是多少才算合理,我们只是做中介公司的,不知道钟老师能不能算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出来。如果北京不出现问题,广州和深圳不会出现问题。


       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局面,如果纯粹是按销售跟开发投资额来看的话,明显地它是一个暴利行业。开发商的投资额是每年都增长的,如果两年为一个开发周期,两年前人均房地产投资额更低。房地产不算暴利,什么行业算暴利?其实我没有反对房地产是暴利的。济南目前的开发投资额比销售额要高。比较成熟的市场也会保持每年增长,开发商还是赚钱,大家活的还是比较愉快的。大家也可以看到其他的一些省会城市也有类似的情况,整体的投资量是低于销售量的。这些城市觉得自己在房地产市场里落后,政府也要上开发商多投资,多盖楼,但是到最后卖不卖得出去?只有天知道,风险是存在的。


    我们可以看到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的市场特点:普通住宅市场成熟、高品质住宅市场发展迅速,市场需求量大。中高端写字楼市场需求活跃;上海甲级写字楼市场尤为兴旺。大型商业物业发展迅猛。最开始的时候,商业物业不占很大的比例,但是现在的SHOPPING  MALL等都在一些大城市出现。


       刚才我们看人均GDP,深圳最高、广州第二。但是从它的销售价来看,深圳是最高的。这是合理的,因为它本身的生产力就高。我不敢说广州偏低,只是相对来讲,比上海、北京的比例更为安全。如果从长远的投资角度来出发,广州本身的房价跟人均GDP的比例比上海和北京漂亮。


    对比一下省会城市:南京、石家庄。


    南京、石家庄和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是不同的。它的开发量是比它们要低。


    这些省会城市的市场特点:
    普通住宅市场较为成熟,品质住宅开始出现。
    写字楼市场有一定需求,总体交易量有限。
    商业物业以中小型商用物业为主。


    如果用GDP和房价来比,人均GDP济南比石家庄高、比南京低,如果从这个角度去比较,济南的房价比石家庄的又显得安全一点儿,不能说石家庄就危险。
    比较一下山东省内的几个城市: 青岛、烟台、济南,青岛的开发投资额和销售额有些类似大城市,销售额略高于开发投资额。从山东的几个城市相比较,青岛比济南的房价市场成熟一点儿。销售均价也算合理,没有什么特别的。


    从全国来讲看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规律:
    住宅:起步阶段从普通住宅市场发展开始。以跨地域开发商进入为标志,市场进入稳定发展期;外来需求和投资性需求推动高档住宅需求。


    写字楼:起步阶段从满足本地客户需求开始;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写字楼的需求加大。进入稳定发展期。


    三、济南房地产市场发展机会建议。


    根据全国主要城市房地产发展历史经验,结合济南市市场特点,未来市场值得关注的热点是:


    1、品质较好,价位适中的普通住宅。
    2、成熟商圈的商用物业以及住宅小区底商。
    济南在商业方面还不是主流,如果贸然做一些大型的20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应该有一定的风险度。

原始出处:[ 观点|地产博客网 ]

观点| 地产博客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观点| 地产博客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blogestate#gmail.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

评 论comment
正在加载评论,请稍候…

首页 关于我们 业务联系 招聘信息 免责条款 隐私条例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广东科德律师事务所 何辉 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50206
如有任何意见和建议 欢迎与blogestate#gmail.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联络